
糖尿病“逆转”有门道? 认识身体里的两个“恶性循环”
来源:市场品宣部更新时间:2025.06.26浏览次数:32
很多人以为得了2型糖尿病就要终身服药。其实,医学界一直在探索其潜在的可逆机制。一个名为“双循环”的假说提出十多年了,它揭示了高热量饮食如何一步步“拖垮”我们的糖代谢系统。今天,我们就来通俗易懂地聊聊这个假说,了解身体里可能发生的两个“恶性循环”。
恶性循环一:肝脏“罢工”了!
想象一下,我们长期吃得多、动得少,多余的热量会变成脂肪(主要是甘油三酯),悄悄堆积在肝脏等地方(这就是“脂肪肝”的由来之一)。肝脏里脂肪太多可不是好事!
脂肪肝会让肝脏对胰岛素的指挥“充耳不闻”(即肝脏胰岛素抵抗)。胰岛素本应命令肝脏少生产点糖(减少糖异生),但肝脏“不听话”,结果血液里的糖(血糖)就升高了。血糖一高,身体就得分泌更多胰岛素来“救火”,导致血液里胰岛素水平也变高(高胰岛素血症)。
研究表明(注1),这种高胰岛素状态本身又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脂肪酸,进一步加重脂肪肝!于是,就形成了第一个恶性循环:高血糖 → 高胰岛素 → 肝脏脂肪更多 → 肝脏更不听胰岛素的话 → 血糖更高。同时,肝脏还会向血液输送更多的脂肪(高脂血症)。
恶性循环二:胰腺“累趴”了!
面对第一个循环造成的肝脏“罢工”和高血糖,我们身体里负责生产胰岛素的“工厂”——胰岛β细胞,一开始会非常努力地工作。 β细胞会加班加点分泌更多胰岛素(特别是基础胰岛素),试图去“说服”不听话的肝脏。但这样做有个副作用——肝脏会向血液输出更多装载着脂肪的“运输船”(极低密度脂蛋白-甘油三酯,VLDL-TG),导致血液里的脂肪(甘油三酯)水平飙升。我们身体有个存脂肪的好地方——皮下脂肪(比如肚子、大腿上的肥肉),它的“仓库容量”因人而异。当肝脏输出的脂肪太多,超过了个人皮下脂肪的存储极限(个人脂肪阈值),多余的脂肪就会像“垃圾”一样到处乱堆,堆积在不该堆的地方,比如胰腺、肌肉甚至心脏周围,这叫异位脂肪沉积。
脂肪堆积在胰腺,尤其是堆积在β细胞周围,会产生一些“有毒”的脂肪代谢产物。这些“毒素”会让敏感的β细胞功能受损、效率下降(β细胞功能障碍)。最初,β细胞还能咬牙坚持(代偿),勉强维持血糖不太高。
然而,随着脂肪堆积越来越严重,β细胞终有一天会被“累垮”或“毒害”得太厉害,再也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对抗高血糖——这时,典型的2型糖尿病就发生了。这就形成了第二个恶性循环:高脂血症 → 胰腺脂肪堆积 → β细胞功能受损 → 胰岛素分泌不足 → 血糖失控(糖尿病)。
关键启示:打破循环,重在“源头”。
这个“双循环”假说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:
1. 源头是“多”和“堆”:长期热量过剩(吃得多、动得少)是启动这两个恶性循环的关键推手。
2. 脂肪沉积是“祸首”:肝脏脂肪堆积(脂肪肝)和胰腺脂肪堆积是驱动高血糖和β细胞衰竭的核心环节。
3. “逆转”的可能性:既然循环的起点是“多出来”的热量和脂肪,那么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及医疗手段干预(科学减重、控制饮食、增加运动、药物控制)来显著减少体内尤其是肝脏和胰腺的脂肪沉积,就有可能打断甚至逆转这两个恶性循环,改善甚至恢复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。多项研究(注2)支持了体重减轻对改善2型糖尿病病情的显著作用。
温馨提醒
1.本文介绍的“双循环”是一个科学假说,它为我们理解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视角,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减重对改善甚至“逆转”早期2型糖尿病如此有效。
2.存在个体差异。 每个人的“脂肪阈值”、对脂肪毒性的敏感性都不同,因此代谢类疾病(如糖尿病)的发生是遗传、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3.科学管理是核心。如果您是代谢类疾病患者,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。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石,但药物治疗(如需要)同样重要。
4.预防永远优于治疗。保持健康体重、均衡饮食、规律运动,是预防脂肪肝、胰岛素抵抗、2型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最有效的手段。
*注1:此处指代原文中“研究表明,在人和动物模型中,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肝脂肪变性,而这主要是由胰岛素刺激引起的。” 这是一个概括性的科学共识观点,来源于对大量基础研究的总结。(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, Diabetes等期刊上的相关综述)。
*注2:关于减重对2型糖尿病改善作用的研究证据非常充分。经典研究如英国DiRECT试验 (Lancet 2018; 391: 541-551) 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临床证据。
参考资料:
[1]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.
[2] Diabetes.
[3] Lancet 2018; 391: 541-551.
撰文及编辑:市场品宣部
本公网站尊重原创,参考内容已注明来源。所有图文视频音频资料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