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时刻与您分享我们的一点一滴
时刻与您分享我们的一点一滴
雨水节气之后,冬季寒冷逐渐远去,春天将伴随和煦春风灿然来临。一年之计在于春,在这新春伊始之际,我们如何“开个好头”让身体一整年保持良好的状态?如何在这万物复苏的春之始,养护身体?早在《黄帝内经》里就提出四季养生,而春天养生,既有“春夏养阳”的整体思路,也有“春养肝”的具体方法。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春季养生之道吧!
1,保暖防风
风为春季的主气,因此在多风的春天更要防止风邪致病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曰:“故风者,百病之始也,清静则肉腠闭拒,虽有大风苛毒,弗之能害,此因时之序也。”风邪是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,而其他五邪(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)往往是依附于风邪来袭击人体的。当人体的正气不足,抵抗力下降时,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乘虚而入,导致人体发生疾病,这种情况下的六气是不正之气,所以又称为“六邪”。春风送暖,致病的细菌、病毒容易随风传播,故春季外感性的传染疾病常易暴发流行。所以,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,注意锻炼身体,增强抵抗力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2,夜卧早起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春三月,此为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;逆之则伤肝,夏为实寒变,奉长者少。”
如何做到夜卧早起呢?就是要比在冬季睡得晚一点。如果冬季晚上是九、十点就睡,那么春季可以到十点、十点半再睡,最晚也要在晚上十一点之前上床睡觉,否则就会变成熬夜进而损伤肝脏。到了早晨,可以比冬季起得早一些,比如早上六点就起床,到户外去散散步,锻炼一下身体。那为什么有人一到了春天,就经常到半夜醒来会睡不着,导致早上也起不来床呢?其实原因很简单,到了春天,阳气与气血都从里往外调动。人的阳气白天行于外,晚上归于内,如果肝血充盈,到了晚上阳气就蛰伏起来,就容易睡着;如果肝血不足,血不归经,那么阳气就找不到藏身之处,到了晚上就会睡不着觉,或是睡着了也容易醒。而到了清晨五点左右肺经当令的时候,血液推陈出新,人就又能少睡一会儿了。解决春天不宜入睡或是睡着容易醒的问题,关键是要滋补肝肾,肝喜润不喜燥。
3,适当运动
春季是进行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机,一天之中,清晨又是阳气始生之时,最适合运动。太极修身、经络韵拍操、保健操、太极拳、体操、慢跑、散步、郊游、登山及骑脚踏车等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从立春至春分,人体的经气分别运行于肝胆脾胃,如果以上脏腑已有旧疾,则可能在春季复发,所以常做适量运动为宜。春季常用运动调养的人抵抗力强,全年很少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病。
4,春捂秋冻
初春时节,特别是乍暖还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春捂秋冻,最好不要过早地减少衣物,仍应该注意保暖,注意防风。春捂要特别重视对头、脚、颈、手这些部位的保暖,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,导致疾病入侵。通常来说,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。低于这个气温时,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,当超过这个温度时,则可以考虑脱减衣服了。
5,春季饮食
在饮食上,春季阳气开始生发,应顺应天时,适宜吃一此具有辛甘发散的食物,如油菜,香菜,菠菜,莴苣,及大枣,百合,银耳等;因酸味入肝,其具有收敛之性,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,所以不适宜大量食用具有酸性收敛的食物,如柑,橘,山楂,石榴,乌梅等。
6,修心养肝
春季养生,情志调节很重要。春季是人体肝阳亢盛之时,所以情绪容易急躁,初春气压低,天气多变,常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大。春季防躁动,应避免过度疲劳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宜多接触大自然,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到郊外走走,呼吸新鲜空气,调节身心情志。
7,特别提醒
中医认为“肝主春”,即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是与春季相应的。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中,春季属于木,而人体五脏的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对应五行中肝也属木,肝脏与木的物质属性是一致的。肝脏在春季时功能最为活跃,因为春天气候温暖,由冬季的“冬藏”转变为“春生”,是阳气生发的季节。春季温暖的温度,使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,促使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。在人体内无论是营养供给,还是血液循环,都会相应增多、加快,来适应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需求。如果能够抓住时节,好好调养肝脏,就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,改善体质,尤其是对于阳虚体质的人群来说,即所谓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
图文:市场品宣部
参考资料:知乎、《黄帝内经》、千图网等。
本网站尊重原创,参考内容已注明来源。所有图文视频音频资料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